每當遇到父親節、母親節時為人子女好像都該做些什麼來表現孝順之意,若什麼都沒說、什麼都沒做、什麼都沒表示就感覺好像不孝順,我覺得平日的孝心孝行更為重要。
同爸曾對我說:「真是辛苦你們這輩的年輕人,生意人藉由過節來賺你們年輕人的錢,其實孝不孝順該由平日來看,而不是看有沒有過節。」感謝同爸的寬容看待,同爸同媽的無慾無求人生觀,讓我們後輩好生學習,更為我的榜樣。
並非我不贊成類似慶祝活動,因為平日分散各地的子女們可藉此類節日回家團圓相聚話家常,或許真該感謝這些節日的設定,讓我們能與兄弟姐妹們相聚,甚至出個門走一走散散步,順便打打牙祭吃美食。
往年外子的姐妹們都從各縣巿飛奔回娘家,今年我們一改貫例,咱們換個地方出門去走走,一整天都是小姑及妹夫倆人張羅,晚上更由地主小姑作東宴請,讓我們度過一個輕鬆難忘又特別的父親節。
首站是小姑位居台南的大廈附設的游泳池,看這四雙掛在池邊的腿來看,真是一派悠閒啊!
公公婆婆在池邊看著這四個不同年歲的孫子、女笑得合不攏嘴。
小女老是玩倒掛金鈎,還伸手摸了哥哥一把,瞧她哥哥面目猙獰的模樣!
玩水也玩得感情加溫般。
這三個臭皮匠在研究什麼?
妹:「哥哥,球在這裡,來拿啊~」
孩子們下了水通常是沒有時間感,十二點多才將他們一個個從水裡喚上岸。
中午吃了很特別的素食餐,才發現原來素食也可以這麼好吃呀!
第二站我們來到了台南安平樹屋。老榕樹氣根自然而然自損壞的屋頂垂下攀附生根,形成「樹以牆為幹、屋以葉為瓦」的特殊景觀。
最初為洋行倉庫,從砌牆古磚推取自熱蘭遮城紅磚,及門楣花崗石、窗框基石與木屋架構判定,推測最早應建於十九世紀末及日治初期,作為「大日本鹽業株式會社」出張所倉庫,現況規模即為日本人增建。
光復後改為台鹽倉庫,曾一度荒廢任由榕樹寄生,經過半個世紀,形成特有的屋樹共生奇景。
安平樹屋的奇景,引發藝術家的創造意念,在經費的支持下一度進駐其間。後因活動終止,樹屋再度閒置,直到被列入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的整體規劃中,經過專業的規劃,於2004年底整修,提供木棧道讓人穿梭於樹屋之間,形成特殊的地景建築,帶著一種童心的想像及探險樂趣的空間,重現於世人眼前。
雀榕的果實是鳥類最愛吃的食物。
在此逗留的時間不長,帶的相機也只是口袋相機,所以在拍攝過程中除了有種陰森的壓迫感之外,很多張相片都拍得不是很順,要不太暗就是模糊,下次有機會再造訪,挑戰拍些光樹影的相片吧!
第三站四草生態之旅。
等待是值得的,為了能來一趟生態之旅我們等了四十幾分鐘終於搭上了船。
船未起動孩子們都已開心不已了。
(左為今年要升六年級的綸綸,中為今年差2分就滿級分優秀的家豪,右是愛耍寶的小兒)
岸邊的建物就是安平樹屋。
四草是紅樹林的故鄉,而且在台灣紅樹林種類是全國之冠,在四草的大眾後方竹筏港原是台灣第一條人工古運河,現在稱為「綠色隧道-台灣袖珍版的亞馬遜河」。
瞧,夜鷺站在枝頭上正在看著我們。
沿途可欣賞全國僅有的四種紅樹林(五梨跤、水筆子、欖李、海茄苳)及土沈香、台灣海桐等百年老樹群。
咱最左側有一隻大白鷺站在樹枝上休息。
這片濕地是招潮蟹及鳥類們的天堂。
濕地上的白色點點就是獨螯的招潮蟹。
當我們在綠色隧道航行時,正是日落時分,領航解說人員介紹此處是欣賞日落的好地方,可惜當時天空下起了毛毛雨,太陽早就隱身在厚厚的雲層之後,我們無緣見著傳說中的日落。
無妨,錯過了才會有機會再訪。
白天我們汗流了一身,晚上最主要的慶祝登場,海鮮大餐讓我們大快朵頤,託父親節的福,我們度過豐富的一天。
綸綸真的長大了呢!他是一位稱職的小主人喔!